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李铁

有人将近期绿豆等农产品的飙涨归因于“伪养生大师”张悟本的蛊惑。如果将这种说法当做一种反讽或者幽默,倒也无伤大雅。但如果当了真,甚至连有些经济学家都相信,就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了。这种把问题都归因于“阶级敌人破坏”的老法子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绿豆涨得厉害,超市的零售价都到了12块一斤。但西兰花9元、大蒜7块、辣椒8元、玉米棒8元一斤······ ,张悟本忽悠人们吃绿豆,但总没让人老吃西兰花、吃大蒜吧?晋惠帝的一句何不食肉靡,很可能不再是笑话,因为这个月很多常见蔬菜的价格都超过了猪肉。

吃的涨得猛,穿的也跑不掉。截至521日,国内三级皮棉价格较今年年初上涨32.3%32支纯棉普梳纱均价则上涨33.8%

这半年多来,我们似乎一直羞羞答答地讳言通胀,将其视作难言之隐一般。但我们不能总像贝克莱那样——我没看见石头的时候,它就不存在。经济学家们很清楚,独具中国特色的CPI计算方法与现实严重脱节,使得统计数据上的通胀水平一直保持在“低位”,这确实能让统计数据好看一些,但老百姓总得买菜做饭,CPI数据并不能给主妇们的菜价打个折。

很多人一直讳言通胀问题,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将通胀问题过于政治化了,觉得老百姓对通胀有怨言,不利于社会稳定。或许我们还是应该让经济问题回归经济本身,用一种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通胀蔓延的问题。

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而言,通胀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上。通胀将进一步压缩内需购买力,并使得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高昂的成本将使得本来就困难重重的出口企业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或许很多人感到困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通胀预期应该能促进消费,带动实体经济的增长啊,为什么会中国当下的通胀会窒息实体经济呢?

这里的玄机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实际是分为两个部分的。

一部分是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平民产业”。之所以称这一部分为“平民产业”,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解决了大部分的就业问题,其工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民众的收入。

另一部分是以央企巨头们为代表的“贵族产业”。比如各大银行、地产、通讯、资源行业,以及各种政府主导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等。这一部分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大,是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主力。

一年半前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为了避免中国经济的下滑,中央推出了一揽子救市举措。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这本来是教科书式的抗衰退举措哦,理论上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就在于中国经济独特面貌:分成了两部分,而且两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是脱节的。救市政策使得“贵族产业”这一部分逆市增长,银行、地产都完成了V字型反转,房价更是屡创历史性新高。

依靠“贵族产业”的飙涨,中国经济得以胜利保八,甚至有了两位数增长。但问题是“平民产业”这一部分始终步履维艰,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并未和经济增长同步改善。

高流动性所带来的兴奋作用都集中在了“贵族产业”上面,热钱都往这一部分走,炒完这个炒那个。救市实际只是将这一部分的泡沫吹了起来,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并没有整体的明显好转。

“贵族产业”为整个经济体提供住房以及各种公共服务,“平民产业”那边的人必须付出更高的价格去购买住房和公共服务,这使得本来就利润极薄、一直在苦苦挣扎的“平民产业”更加困难。

“贵族产业”这边的兴旺只能带来少数人的富裕。富人关注的是投资而不是消费,而普通人的消费又被高房价等因素大大压缩。

有钱的不消费,要消费的没有钱,出口又受阻,内需和实体经济自然起不来。剩下的盈利机会都来自于炒作等交易性机会。如果还继续放任通胀,中小老板们都会关掉工厂,加入炒作大军,因为通胀本身就助长炒作。问题是,再继续炒高,卖给谁?难道下一步不是通胀,是滞胀? 

就在本周二,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二公布,美国制造业连续第10个月扩张,而整体经济连续13个月增长。 这对中国制造,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话题:



0

推荐

李铁

李铁

96篇文章 7年前更新

1995年入武汉大学,学习管理 2000年入湘潭大学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师从启良教授。 2003年入香港浸会大学,先后攻读西方分析哲学硕士和西方政治哲学博士,导师是张锦青教授和关启文教授。 2008年8月开始尝试写点媒体文章,10月进入时代周报做主笔。

文章